“难缠” 感染
要警惕
预防有这几个要点
国庆小长假即将结束,秋意渐浓,凉风习习,班级群里请病假的消息渐渐多了起来。咳嗽、发热、流鼻涕……
现在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。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背后,可能隐藏着一种病原体——肺炎支原体。
揭开肺炎支原体的真面目
肺炎支原体是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,也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。虽然支原体种类繁多,但对我们人体有致病性的主要是肺炎支原体。它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最喜欢袭击年轻人和学龄儿童,而且还能多次感染,真是防不胜防~
感染肺炎支原体后,有哪些症状
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狡猾之处在于它的潜伏期较长,多为1-3周,而且初期症状很普通:喉咙痛、疲乏、发热、咳嗽缓慢加重。
5岁以下儿童感染后可能表现得更像感冒:打喷嚏、鼻塞、流涕、呕吐、腹泻等。这让很多家长误以为只是普通感冒,掉以轻心。
展开剩余70%最让人头疼的是,这个“伪装高手”引起的咳嗽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,尤其以夜间为重,让孩子睡不安稳,让家长心疼不已。
科学应对:不做“糊涂家长”
当孩子出现咳嗽、发热、咽痛等症状时,建议及时就医,根据医嘱进行治疗。切记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!
因为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,青霉素这类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对它完全无效。科学合理用药才是关键。
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良好,可居家观察。但出现持续高热不退、精神萎靡、呼吸急促等情况时,一定要立即就医。
防胜于治:做“智慧防护者”
聪明的家长已经开始行动了!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其实并不复杂:
勤洗手,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,这不仅是礼仪更是健康保障;
保证充足睡眠,通过锻炼增强体质,打造“钢铁防线”;
适当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,让病毒无处藏身;
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,必要时科学佩戴口罩。
对于学校等集体单位,建议加强环境清洁、定期通风、做好健康监测。学生和教职员工尽量不带病上课上岗,共同筑牢健康防线。
随着防护措施的落实,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一个美丽的秋冬季:孩子们欢声笑语,课堂上书声琅琅~~
让我们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,用实际行动守护家人吧!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配资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